向家镇干群齐心,共搭灾后重建“连心桥”
2024-07-11 10:43:08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向家镇安全办 | 编辑:余润东 | 作者:潘点云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214
灾后重建

6月18日8时至7月2日8时,平江县遭遇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、强度最大、雨量最多的一次汛情。向家镇仅7月1日上午6小时降雨量就达到176.5mm,造成全镇严重洪涝灾害,到处一片汪洋,人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,房屋被淹、道路冲毁、农作物受灾……

暴雨虽停,责任不减。伴随着洪水的消退,受灾群众陆续重归家园,向家镇党委、政府第一时间组织干部深入一线,干群齐心,全面吹响灾后重建的“集结号”。各村、各部门党支部充分发挥“主心骨”作用,围绕房屋、道路、河道、桥梁等基础设施,以等不得、慢不得的责任感、紧迫感推动工作落实,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。哪里群众有需要,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。全镇党员干部坚守一线,与群众同吃同住同救灾,众志成城,迎难而上,掀起了灾后恢复重建热潮。

第一时间制定方案,确保重建有力推进。洪水退去,灾后重建刻不容缓,3日上午,向家镇迅速召开党政班子成员、各村支部书记、联村第一书记参加的党委扩大会议,研究制定灾后重建方案,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纪律,对灾情统计上报和灾后重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。通过“定人、定岗、定任务”,做好受灾群众转移救援、道路抢险、受灾地段情况统计上报等工作。党委书记张洋强调:要进一步强化组织统筹,加大灾后重建工作力度,压紧压实责任,确保物资、人员及时到位,积极动员党员群众投入到灾后重建家园的行动中来。联村领导要带领线上干部下沉一线,帮助群众除险排患,全力做好驻村救灾恢复工作,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修复道路、恢复电力,全力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,用实际行动为群众树“标杆”,将鲜艳的党旗插入抢险救灾、灾后重建第一线,确保灾后重建有力推进。

第一时间排查险情,做到摸排“无死角”。向家镇党委书记张洋,党委副书记、镇长谭赛男带队,组织应急、城建、自然资源所、交通、农业、水利等部门逐村逐户摸排核对受灾房屋、农作物以及道路、河堤、排水沟损毁等受灾情况,在损毁的道路、桥梁、河坝等处,拉起警戒线,确保村民不因灾情再次产生险情。对临河和靠山住房安全风险点开展“拉网式”“地毯式”排查,不留死角、盲区,全面消除风险隐患,对原地质灾害点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;对新的地质灾害点第一时间转移群众,并安排专人看守,确保摸排工作中受灾群众不漏一人、受灾地点不漏一处。同时,做好所有山塘水库的巡查工作,密切关注山塘水库水位及坝体情况,严防发生次生灾害。

第一时间亲情慰问,帮助群众共渡难关。灾后重建不仅是建造房屋、修建基础设施,安抚灾区人民情绪,使他们恢复信心,树立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希望也显得尤为重要。为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、有水喝、有衣穿、有住所、有医疗保障,各联村领导带队,组织机关干部、支部两委对受灾群众进行走访慰问,了解村民受灾情况、自救进展及灾后恢复生产生活的困难,及时送去大米、粮油、棉被、泡面、八宝粥、矿泉水、家庭应急包等救灾物资,保证受灾群众有饭吃、有衣穿。同时组织镇卫生院、村医下到各村对受灾区域进行全面消杀,发放消毒药品,综合清理灾后河道及村庄的各种垃圾,对主次干道积水、杂物、淤泥等及时进行清扫、保洁,引导群众做好个人家庭日常卫生,为广大村民身体健康撑起“安全伞”。通过入户走访,用亲人般的慰问,暖心了广大群众,引导他们投入到灾后重建家园的行动中来。

第一时间灾后重建,确保基础设施恢复。据了解,此次特大重洪涝灾害造成向家镇6个行政村、2个社区道路、供电、供水、通讯中断,房屋进水589户、房屋受损560余间;乡村道路受损5.5公里,桥梁损毁9座,水渠损毁87处7780米,农作物受灾面积14020亩,工业和商贸业经济损失110余万元,直接经济损失8556.6万元。向家镇坚持先急后缓,首先围绕“通电、通讯、通水、通路”开展工作,恢复重建资金采取受灾户自力更生为主,辅之以社会力量捐助一点,亲朋好友帮助一点,向上争取一点、政府帮助一点、村级筹工筹劳一点的“一个为主、五个一点”共同推进灾后重建。成立紧急抢修工作组,迅速抓好损毁道路、桥梁、电力、通讯、农田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,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,对受灾群众做好恢复农业生产的指导,充分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灾后重建和生产自救,鼓励大家自力更生,确保将受灾影响降到最低。截至目前,向家镇发动镇村干部、应急救援分队和党员、群众累计4300余人次,抢修简易道路4.6千米,抢通塌方道路93处。临时清理沟渠、河道84处5780米、供水、供电、通讯已全部恢复,已对全镇8个村124个村民小组全力开展灾后消杀,灾后重建工作有序推进。

狂风暴雨,方显英雄本色;灾后重建,更展党员风采。风雨过后必有彩虹,向家镇干部群众正全力以赴恢复家园,坚决夺取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。


责编:余润东

来源:向家镇安全办

  下载APP